时间:2022年9月1日(星期四)9时

地点:人民大会堂二层东大厅

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华体会买球最新版 网独家文字出口,现场图文直播。

[ 华体会买球最新版 网 ](2022-09-01 08:45:30)

今天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华体会买球最新版 网独家文字出口,现场图文直播。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沈跃跃 ](2022-09-01 09:02:05)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现在开会。

栗战书委员长在30号上午的全体会议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31日上午的分组会议对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了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充分肯定执法检查组的工作,认为报告真实客观,查找问题准确、提出建议可行,普遍赞同这个报告。今天上午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 沈跃跃 ](2022-09-01 09:02:57)

参加今天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有,栗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

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询问。国务委员王勇同志代表国务院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到会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财政部部长刘昆、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

按照法定程序,会前已有4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名发言询问。他们是袁驷、窦树华、吕彩霞、矫勇委员,今天的会议先请这4位委员发言询问。在他们发言询问结束后,其他出席、列席人员要求发言询问的,可以举手示意。

下面,先请袁驷委员发言询问。

[ 袁驷委员 ](2022-09-01 09:05:30)

我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我们在连续多年的执法检查中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同时,在环境保护法实施中还有一些不够到位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想问的问题是,为推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下一步对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安排?谢谢。

[ 沈跃跃 ](2022-09-01 09:06:13)

问题比较宏观,请王勇国务委员回答。

[ 国务委员 王勇 ](2022-09-01 09:09:48)

尊敬的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袁驷委员的提问。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专门召开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对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询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连续5年开展生态环保法律和相关决定的执法检查,栗战书委员长6次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这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贯彻落实,是对各级政府依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监督和积极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环保法实施,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持续修复,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 王勇 ](2022-09-01 09:12:25)

执法检查报告肯定了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取得的良好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法律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六方面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项主要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下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狠抓问题整改,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相关法律责任落实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短板弱项等突出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监管职责和工作职责,促进各相关主体严格履行法律义务,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以抓好责任落实为“牛鼻子”,扎实推动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下面,我简要报告我们对下一步几方面重点工作的考虑。

[ 王勇 ](2022-09-01 09:13:10)

第一,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是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绿色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按照“十四五”规划,力争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二是着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集约循环高效利用。三是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引导资金投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产业服务模式,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

[ 王勇 ](2022-09-01 09:14:42)

第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和精准、科学、依法原则,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是扎实开展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不断改善大气环境,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二是扎实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等标志性战役,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水生态安全。三是扎实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等风险。依法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持续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监督管理,推动调查质控等要求进一步落实。四是扎实开展危险废物监管及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实施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危废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 王勇 ](2022-09-01 09:15:31)

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一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约束作用,加大分区管控成果在重大战略规划实施、重大项目落地中的应用力度。二是持续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57%左右。三是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力度,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严格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

第四,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我们将在法治轨道上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配合做好黄河、青藏高原、海洋环境等方面法律的制修订,研究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推动区域立法,夯实法治基础。二是推动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审视评估现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情况。研究制修订化学物质调查、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等标准,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三是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推动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联合开发,加大生态环境资金保障。

[ 王勇 ](2022-09-01 09:19:24)

第五,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我们将继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区域联防联控制度,持续增强执法效能。一是强化各方法定责任。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落实督查、考评机制,不断夯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管理责任,压紧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二是强化行刑有效衔接。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推动形成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对异常运行环保设施、环评弄虚作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三是强化法律实施保障。研究加强环境与健康监测,努力实现监测体系对污染源以及环境、生态质量全覆盖,超前部署重点领域专项科技研发,推动成果转化。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四是强化法律宣传普及。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推动市场主体思想认识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持续开展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提升行动计划,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 王勇 ](2022-09-01 09:20:34)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下一步,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支持帮助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全面有力实施环境保护法等各相关法律法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上回答,请委员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 沈跃跃 ](2022-09-01 09:21:17)

谢谢王勇国务委员的回答。下面请窦树华委员发言询问。

[ 窦树华委员 ](2022-09-01 09:22:28)

环境保护法第三章、第四章对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作出了制度性规定。各地各部门加强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从执法检查情况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请问,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下一步依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 沈跃跃 ](2022-09-01 09:27:13)

这个问题请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回答。

[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2022-09-01 09:27:47)

尊敬的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窦树华委员的提问,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应该说,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其中一个标志性举措是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环境保护法相关要求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对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开展执法检查,战书委员长每一次都亲自带队,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应该说,这几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身边蓝天白云渐成常态、清水绿岸随处可见,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都得到了显著增强。2020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9.5%,比2017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具体说来,主要的变化在三个方面:

[ 黄润秋 ](2022-09-01 09:36:53)

一是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国的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0年(“十三五”末期最后一年)的33微克/立方米,去年又进一步降到30微克/立方米,降低比例分别达到28.8%、34.8%,可以说,历史性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第一阶段过渡值35微克/立方米。另外,一些重点地区改善幅度很大,北京降低幅度达到57.7%。所以中国也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根据今年年初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从2013年到2020年的7年时间,中国大气质量的改善幅度超过了美国清洁空气法出台以来30年的改进幅度。

第二个变化是水环境质量方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去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好水比例达到了84.9%,这比2015年提高了18.9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全线实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全线实现Ⅲ类水质。另外,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 黄润秋 ](2022-09-01 09:41:17)

第三个变化是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基础性变化主要是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这部法律建立了我们国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等基础性制度。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国家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这是“十三五”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取得的成效。

“十四五”,中央已经明确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坚决打好到“十四五”深入打好,不仅仅是用词的变化,更深刻的含义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的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所以“十四五”我们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依法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也有几方面的考虑:

[ 黄润秋 ](2022-09-01 09:53:52)

一是在战略上要保持污染防治攻坚的战略定力。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是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实际上我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在过去中低水平上的提升,我们面临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PM2.5的治理,现在对标是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的过渡值,后面各阶段的过渡值还有25、15、10微克/立方米,最高标准值是5微克/立方米,所以路还很长。我们也会把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虑,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稳中求进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二是在方针上要坚持科学、精准、依法。尤其是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我们在下一步将针对当下一些企业尊法守法意识淡漠,数据造假、环评造假等问题继续开展深入治理。另外,地方依法治理能力偏弱,特别是现在一些地方搞形式主义,搞“一刀切”、运动式,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健全法律、完善制度,以及制度和法律的严格实施来实现。所以,“十四五”我们仍然要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 黄润秋 ](2022-09-01 09:54:47)

三是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我们提出要做好“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王勇国务委员前面已经阐述得很清楚,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从源头和根本上治理和改善的需要。二是统筹好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因为这两个污染物具有共同的前体物,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如果把这两个前体物治理好,可以“一石二鸟”,既降低PM2.5浓度又降低臭氧浓度,这也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向深里走的必然要求。三是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个好水体、健康水体不仅要有好的水质,而且要有好的水生态,得有水有鱼有草。前面水环境不错,去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好水比例达到了84.9%,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方面还是短板弱项。四是要统筹好城镇与农村。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一个突出短板,尤其是农村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十四五”将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提升这方面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五是统筹好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尤其是对一些高毒性的新化学物质加大调查和风险管控力度。

四是在具体行动上,已经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了八大标志性行动。蓝天保卫战方面围绕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围绕臭氧污染治理,围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我们将围绕城镇和县城黑臭水体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在净土方面,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以上是我对窦树华委员问题的回应,请批评指正。谢谢。

[ 沈跃跃 ](2022-09-01 09:55:39)

下面请吕彩霞委员发言询问。

[ 吕彩霞委员 ](2022-09-01 09:58:04)

环境保护法第51条要求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各地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垃圾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我请问,下一步在加快推动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些什么安排?谢谢。

[ 沈跃跃 ](2022-09-01 09:58:47)

请住房城乡建设部倪虹部长回答。

[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 倪虹 ](2022-09-01 10:11:38)

我来回答吕彩霞委员提的问题。首先,感谢各位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对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关心和支持。吕彩霞委员提的问题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在努力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国家城市化发展得比较快,我们又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有些理念,先生产后生活,先地上后地下,在我们处理有没有问题的时候发挥了作用。但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时候,需要我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城市这些设施的标准、水平,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有新提高、新提升。

这些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坚持新城增量不欠账、老城短板加快补,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思路,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关于污水处理,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一是抓顶层设计。推进出台《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并颁布了相关的规范标准,组织编制国家和地方的专项规划。二是在设施建设上,通过专项行动来加快补齐短板。2019年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三年行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各地在相关设施上也有了长足发展,目前看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全国污水管网长度,2021年达到51.2万公里,比2012年翻一番,雨污合流管道改造减少了两成;污水处理能力每天达到2.5亿立方米;全年处理717亿立方米的污水,比2012年增长68%。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污水管网的主要问题是不系统,一些老旧管网破损严重,有些地区污水处理能力还不够。

[ 倪虹 ](2022-09-01 10:12:45)

下一步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强化规划落实。国务院同意我们和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明确安排,重点抓好年度计划,重点提高污水管网系统化水平。二是抓设施建设和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老旧小区旧管网改造,因地制宜推进老城区的雨污分流。希望到2025年,污水收集率每年提高不少于一个百分点。

[ 倪虹 ](2022-09-01 10:14:17)

第二,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一是抓顶层设计。配合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法中增设了生活垃圾专章,并出台相关文件。二是以点带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全部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以上。目前从全国垃圾处理能力来看,达到了年处理3.86亿吨的水平,是2012年的2.4倍。总体上,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填埋和焚烧相比,焚烧已经达到68%,比2012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但是增长快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县城垃圾处理水平设施还有很多短板,80%都是处于填埋状态。下一步做两件事:一是持之以恒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按照“三化四分五原则”,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分类制度。重点在培养每个居民习惯养成上下工夫,巩固垃圾分类成果。二是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新技术适用、算账可行、环保达标的原则来指导各地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重点补齐县级垃圾处理的短板。

会后我们将按照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议要求,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汇报完毕。

[ 沈跃跃 ](2022-09-01 10:15:09)

吕彩霞委员对这个回答满意吗?

[ 吕彩霞 ](2022-09-01 10:16:52)

听了倪虹部长讲要持之以恒处理垃圾和污水,觉得挺好。

[ 沈跃跃 ](2022-09-01 10:17:23)

下面请矫勇委员发言询问。

[ 矫勇委员 ](2022-09-01 10:17:53)

谢谢跃跃副委员长。环保法第49条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规定,多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这次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地方反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请问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依法加快推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 沈跃跃 ](2022-09-01 10:19:16)

这个问题请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回答。

[ 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 ](2022-09-01 10:28:32)

非常感谢矫勇委员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的关心和关注。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着力在投入减量、绿色替代、循环利用、综合治理这四个方面下功夫。目前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了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现在农药生产量逐年还在适当增长,很多同志说农业的农药施用量怎么在减少?这里讲个情况,一年生产农药大概180万吨,其中134万吨是出口,不是都在国内用。农业的施用量从前几年的26万吨左右,降到现在24万多吨。此外,在国内其他的领域,比如林业草原、园林绿化、码头仓库、卫生消毒等等这些大概还有二三十万吨。这里,我把结构和情况大概说一说。

[ 唐仁健 ](2022-09-01 10:29:09)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6%,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在粮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资源利用强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但农业面源污染确实有个特点,点多面广,来源非常分散,涉及到2亿多农户生产主体,治理难度确实比较大,所以这项工作是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长期任务。目前我们判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体上还是处在遏增量、治存量的攻坚阶段。同时一些领域、有些地方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至少三个方面:一是果、菜、茶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总体在减量,但仍然偏高。二是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现在覆盖率比较高,但规模以下的部分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补上。三是从区域看,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秸秆冬季低温腐熟不完全,西北地区加厚农膜推广还不够。

[ 唐仁健 ](2022-09-01 10:29:56)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这些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具体有几个考虑:第一,依法依规狠抓治理责任落实。这几年我部围绕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领域,配套出台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一些规章,明确了减排治污的责任主体、重点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分类抓好相关制度、办法的落实:一是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实行农业面源污染资金项目和工作实绩实效挂钩,做得好的更支持。三是通过年度评估、第三方评价、通报约谈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

第二,深入实施化肥农药绿色增效行动。经过努力,目前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化肥是40.2%、农药是40.6%,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5个、4个百分点。接下来要在巩固减量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向降强度、提效率,力争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化肥方面,将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实施化肥施用限量标准和减量方案,在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整县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施用技术,示范应用缓释肥、水溶肥、微生物肥等新型肥料,逐步实现精准施用、高效利用。农药方面,生产中目前有10种高毒农药。现在计划时间节点非常明确,考虑2024年底,分期分批把这10种全部予以淘汰。前期已经创建320个示范县,“十四五”再创建一批,持续地推进科学用药、减量控害。

第三,分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物一定程度上有双重性,用好了是一种资源,如果用不好就是一种污染。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用促治的理念,力争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0%、85%。畜禽粪污方面,通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585个畜牧大县、13.3万家大型规模养殖场处理设施基本配套建设到位。接下来主要是重点支持非畜牧大县、规模以下养殖场开展建设。农作物秸秆方面,继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组织,针对东北地区秸秆冬季低温腐熟不完全问题,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免耕覆盖这些模式。在废旧农膜方面,主要是在新疆、甘肃等重点区域,推广应用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来强化绿色替代,同时做好回收利用。

[ 唐仁健 ](2022-09-01 10:30:58)

最后,着力加强长江、黄河重点流域综合治理。这是推动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立足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组织实施综合治理项目。在“十四五”建设200个综合治理重点县,围绕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度节水控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重点方面,菜单式给地方提供一些可遴选的实用技术,集成配套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全要素综合防治和全流域协同治理,努力降低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

我就回答这些,感谢战书委员长和全国人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重视,衷心感谢!

[ 矫勇 ](2022-09-01 10:32:04)

谢谢仁健部长,没有进一步的提问。

[ 沈跃跃 ](2022-09-01 10:32:40)

现在进行自由提问。

[ 王毅委员 ](2022-09-01 10:33:22)

谢谢沈跃跃副委员长,各位同志好,我来自人大环资委的王毅。我们在检查和评估过程中听到一个比较普遍的呼声,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的经济激励制度和政策。环保法第4条、第21条、第22条、第40条已经规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法律规定,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发展。但一些城市仍然存在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也在落实环保法第8条的规定,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优先保障。同时,检查和评估中也发现生态环境的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生态保护补偿等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不足,财政金融政策激励作用还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我的问题是,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完善相关的经济政策,依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谢谢!

[ 沈跃跃 ](2022-09-01 10:34:06)

这个问题请全国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何立峰主任和财政部刘昆部长分别回答。

[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何立峰 ](2022-09-01 10:35:00)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基本国情,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一系列重点行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党中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们扎实承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以“双碳”工作为牵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何立峰 ](2022-09-01 10:36:53)

十年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14.5%到去年提高到25.5%,增加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68.5%下降到去年的56%,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2年的9.4%上升到去年的15.1%,提高5.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也是全球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统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加快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 何立峰 ](2022-09-01 10:37:38)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推进新旧能源有序转换替代。一方面,持续提高煤炭清洁低碳利用水平,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坚决落实能源保供责任,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加强油气储备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把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在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积极推进水电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二是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增量存量并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做大增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坚决防止“碳冲锋”。持续优化存量,依法依规退出落后产能,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坚决制止地方用关厂停机、拉闸限电等手段搞运动式“减碳”。

[ 何立峰 ](2022-09-01 10:38:22)

三是推进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交通运输方面,加快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服务,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乡建设方面,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广供热计量收费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农村地区清洁取暖。

四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机制。优化“十四五”能耗双控考核方式,实行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能水粮地矿材”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完善绿色价格政策,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绿色消费,深化碳定价机制研究。

会后,我们将根据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要求,会同有关方面统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上回答,请委员批评指正。

[ 财政部部长 刘昆 ](2022-09-01 10:58:28)

尊敬的战书委员长,沈跃跃副委员长、秘书长,王毅委员刚才提了很好的问题,我国的能源相关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有关要求,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作为财税政策支持重点,多措并举、分类施策,不断提升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一是支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中央财政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新能源汽车购置实行补贴政策,积极培育相关市场发展,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我国光伏、风力发电装机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这三个方面都是在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候,我们看准了方向,通过财政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促进了产业发展,培育出在世界上技术先进、规模最大的重要产业。刚才何主席谈到光伏利用率已达到26%,十多年前,我们研究进行补贴的时候,光伏利用率不到10%,从当初很弱的产业发展到现在,变成世界上领先的光伏产业,而且目前光伏发电可以做到平价上网。新能源汽车在补贴政策介入的时候,续航能力才100公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最高可以达到1000公里,续航能力六、七百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导产品。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补贴等财政政策助力相关产业“弯道超车”,使汽车产业能够在世界上占有更高水平的一席之地。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实行奖补政策,支持88个城市因地制宜开展清洁取暖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推动供暖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截至2021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3.6%,比2016年提升近40个百分点。最初在京津冀周边城市及汾渭平原城市设点,逐步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收到了很好效果。

[ 刘昆 ](2022-09-01 11:00:39)

二是支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专门安排资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在内的制造业领域短板弱项攻关突破。支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安排资金推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等工作。

在税收支持政策方面,一是防治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征环境保护税。将大气、水污染物等作为征收对象,适用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原则,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技术工艺,发展清洁生产。二是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以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有关标准和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等政策。三是支持节约使用能源。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购置税、车船税,对节能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对小汽车按排量差别设置消费税税率,将成品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通过税收调节能源消耗,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 刘昆 ](2022-09-01 11:01:18)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针对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等问题,继续完善优化各项财政政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提升能源和产业结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从根本上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报告完毕。

[ 沈跃跃 ](2022-09-01 11:02:35)

下面继续提问。

[ 全国人大代表 张玉珍 ](2022-09-01 11:03:42)

我是来自福建代表团的张玉珍,我参加了本次环保法执法检查,环保法第30条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了规定,各地各部门依法推动了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执法检查中也看到,一些地方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对依法保护和恢复生态重视不够。比如个别地区在矿山开采中生态遭到破坏,局部区域生态退化,尾矿库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都有哪些制度性安排?如何防范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谢谢!

[ 沈跃跃 ](2022-09-01 11:04:35)

这个问题请自然资源部王广华部长回答。

[ 自然资源部部长 王广华 ](2022-09-01 11:06:17)

尊敬的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采取了哪些制度性安排?第二个问题是防范尾矿库的环境隐患。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部是2018年组建,组建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两统一”职责,认真落实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强化相关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 王广华 ](2022-09-01 11:07:23)

一是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强化重大制度建设。2018年以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先后完成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森林法的修改,出台了湿地保护法;目前正在推进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耕地保护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地法的制定。研究起草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也就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天然林保护修复、林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等十多项重大制度。

二是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这次机构改革后,党中央决定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统一,建立“多规合一”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我们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安排,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目前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下一步将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经过批准的“三区三线”将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我们将有序推进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五级三类”规划体系建设。

[ 王广华 ](2022-09-01 11:08:03)

三是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各类空间用途转换的管制规则、制度和机制,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严格管控围填海,深入推进围填海历史问题的处理。很重要的一点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确保耕地不再减少。目前,最核心的是采取“两平衡、一冻结”,建设占用耕地要实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要达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第二个平衡是农业结构调整把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相应要调整回来同等数量的优质耕地,这样确保耕地不减少,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次“三区三线”的划定,确定了基本的优先序,即耕地优先。同时堵住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减少的漏洞,一经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在补充耕地的储备库里冻结违法用地地区储备的补充耕地。

四是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制定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同时建立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以每年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先后消化批而未供的土地1374万亩,相当于两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调查评估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三率”指标,实现在产矿山涉及124个矿种全覆盖。

[ 王广华 ](2022-09-01 11:10:09)

五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在国土“三调”基础上统筹生态建设布局,在一张底图上通盘安排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任务。过去生态退耕和国土绿化不能落实到具体的地块,我们每年退耕的位置、数量到了第二年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不能落到图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实行国土绿化和生态退耕任务带位置下达。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相关规划,研究出台多元化的投入政策,分区分类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六是强化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施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制度,对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围填海管控情况等突出问题开展督察。严格土地矿产执法,实行重大典型案件和违法问题突出区域挂牌督办制度。

[ 王广华 ](2022-09-01 11:11:29)

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违法违规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率不高、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繁重等问题。下一步将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不断健全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度体系。

第二,关于尾矿库。作为矿山开采、贮存尾矿的场所,尾矿库具有较高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在风险防控方面,我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源头准入管理,聚焦重点库和重大隐患等强化执法检查。同2020年相比,尾矿库减少了1066座,特别是“头顶库”减少了164座。二是在综合治理方面,配合有关方面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明确环境管理要求和监管职责。2016年至2018年期间,相关部门安排了5.05亿元专项资金对457座“头顶库”进行综合治理。三是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配合工信部门推进以尾矿为主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职责分工,继续配合有关方面推动尾矿库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流域尾矿库的污染治理,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科学实施闭库尾矿库土地复垦修复,确保尾矿库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回答完毕。

[ 沈跃跃 ](2022-09-01 11:12:32)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问答环节就进行到这里。王勇国务委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 王勇 ](2022-09-01 11:13:33)

尊敬的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代表,同志们,非常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栗战书委员长亲自主持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执法检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研检查和督导帮扶相结合,对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体检”,发现了不少法律实施中存在的短板,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分组审议时,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刚才,几位委员、代表又围绕社会关注关切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及时反映了当前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难点。这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法实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和期待。这次执法检查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将对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依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一会儿,栗战书委员长还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 王勇 ](2022-09-01 11:14:36)

下一步,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栗战书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这次执法检查提出的问题以及各位委员、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梳理研究,进一步查找短板弱项,按程序尽快将整改意见书面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折不扣抓好相应问题整改,接受全国人大和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

最后,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位委员、代表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 沈跃跃 ](2022-09-01 11:15:44)

同志们,这次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围绕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聚焦突出问题,深入研讨交流,几位同志的询问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提出的问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王勇国务委员和六位主要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听取、积极回应大家的意见。

今天的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就到这里,现在休会。谢谢大家。

[ 华体会买球最新版 网 ](2022-09-01 11:18:42)

直播到此结束,谢谢。

Baidu
map